技工联盟

技工联盟

您的当前位置是: 网站首页 -> 技工联盟 -> 正文


河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的舞台,是选手梦想飞跃之地,亦是保障人员为选手的梦想保驾护航之所。作为大赛的设施设备保障单位,冀南技师学院党委以“办赛即育人”的理念统筹全局,各项目组化身“赛事工匠”,在倒计时牌前展开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。

学院共派出4名裁判长、5名裁判长助理、42名裁判、70名场地经理、241名志愿者、18名赛务保障工作人员、18名安全工作人员、700余名学生技术工作者,组成“保障天团”,全面支持83个集中赛项的综合筹备和保障工作,构筑起环环相扣的保障链条。同时,学院全体教职工带领学生化身“多面手”,在教育教学、后勤保障、赛务服务、信息上报、新闻宣传、心理疏导等不同战场构筑起立体保障网络,用 “白加黑”“5+2”的坚守,在看不见的角落织就细密的保障网络,他们是赛场的“幕后英雄”,以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,为参赛队员们解除后顾之忧,为赛事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。

匠心筑赛场 细节见真章

场地经理的日夜坚守

工作是繁琐的,等待是枯燥的,日夜的守候更是难得的。在一场重大赛事背后,场地经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他们是比赛项目场地的精心设计者、布置者和管理者,也是与裁判长沟通交接、做好赛场保障的高效执行者。需要具备过硬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知识、良好的沟通协调和团队协作能力,还要熟悉场地施工搭建管理等。

我院的70名场地经理们凭借过硬的技术能力、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出色的沟通协调能力,在赛事筹备和进行过程中,以“螺丝钉”精神日夜坚守岗位,用工程师般的严谨与艺术家般的巧思,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,为选手们营造了一个安全、专业、舒适的比赛环境,支持参赛队员在场上心无旁骛地展示技能技艺。

青春志愿行 护航技能梦

志愿服务的青年力量

在筹备保障队伍中,有这样一群“亮丽风景线”,他们就是由学生工作科(团委)经过层层筛选,选拔出的241名青年志愿者们,他们以专业素养与热忱服务,倾力做好志愿服务工作。他们覆盖全院7个教学系,24个专业的学生,分配在场外引导、赛场服务、颁奖礼仪、开闭幕旗手、讲解接待、吉祥物扮演等6个岗位,累计服务时长超7000小时。

他们是赛事运行的“神经末梢”,赛前开展礼仪培训、赛制研习、应急演练,以零失误的目标确保服务精准高效,让每个环节都在有条不紊中推进。比赛期间,这些平均年龄20岁的年轻身影每天平均步行超过2万步,用行动诠释着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精神,用青春的担当践行着“功成不必在我,功成必定有我” 的誓言,赢得主办方、参赛选手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!

学子志愿行 技术传温情

学生技术工作者的默默付出

聚光灯下,技能健儿锋芒尽显;幕后舞台,奉献青春灼灼生辉。大赛的背后,700余名学生技术工作者或许没有站上领奖台,却让每个领奖台都闪耀着技术的光芒;他们或许没有留下名字,却在每台设备的精准运行中刻下了青春的印记。

从设备搬运时的咬牙坚持,到故障排除后的如释重负,再到场地布置完成后的会心一笑,当颁奖仪式的掌声响起,他们已悄悄开始“战场清扫”。这些学生技术工作者用行动诠释着:所谓工匠精神,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神话,而是每个平凡岗位上的专注与热爱。正是这些默默付出的00后,用青春的肩膀,扛起赛场上绽放的技能梦想。

铁肩担重任 安全筑屏障

安全保障人员的保驾护航

每一枚奖牌的荣光背后,都有无数守护者在暗处编织着安全之网。安全保障人员化身流动的“安全标尺”,在场馆区域实行网格化管控,他们对六大赛区、水、电、高压设备、消防设施等开展拉网式排查,确保赛前完成全部整改验收工作。他们制定了专项应急预案,涵盖火灾、设备故障、人员突发伤病等场景,并组织专项应急演练,保证突发情况万无一失。他们成立六个安保督查组,落实“三位一体”工作机制,对重点场所开展“一日三查”的常态化督查,推动各项安保部署落地见效。

那些穿梭在晨曦暮色中的身影,那些隐没在欢呼声中警惕巡视的目光——正是这份钢铁般的守护与润物无声的保障,让竞技场的激情得以安然绽放。这份安心的力量,将如同赛场不灭的灯光,永远照亮我们共同的荣耀记忆。

从晨光熹微的教学区到灯火通明的实训楼,冀南技师学院全体师生的赤子之心共同跳动着,真正将“以赛促教、以赛育人”融入每个保障细节,成为赛事最温暖的注脚,留下了职教人最动人的身影,共同构筑起大赛成功的坚固基石。